实际上,强制商家二选一的背后,体现的是垄断背后的话语权,这背后是时代动能的转换,是新旧物种交替的冲突。其实也可以从历次销售渠道变革与碰撞的历史中寻找。
从1970年代到2006年之前,是“渠道为王”的时代,以沃尔玛为代表的打折性零售商崛起,定价权从制造商转移到渠道商手中,这也是国内国美、苏宁等家电连锁企业跑马圈地较凶猛的时代。
自2006年到2016年,电商进入“流量为王”时代,流量资源成为较上游的特殊资本,谁掌握流量,谁就站在了食物链的上游,赢家通吃可以追赶物理边界,看不见的影响力才是较大的影响力。
2016年之后,国内开始热议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,流量红利逐步开始消失。开始进入“数据为王”与“服务为王”并行的时代。数据追赶粗放式的流量,成为数字化大转型中的水和空气,当每一粒沙都可以有自己的IP地址,每天奔涌的数据量会彻底改造生意与生活。
但基于没有感情的数据分析,聚沙成塔的店主们与费者之间建立起来的“信任”,有着更好的温度,他们有着撬动电商市场结构的巨大威力。而事实上,这种与消费者间高度互信的关系已经成为眼下电商市场的**资源。